西工要闻 INDEX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工要闻 > 正文

陕西省省长赵刚来校调研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工作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3-22 点击:

(本网讯)3月21日,陕西省省长赵刚来我校调研。西安市市长叶牛平,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校党委书记刘卫国等参加调研。

在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刚详细了解常温常压固态储氢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情况,同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勉励大家放眼国际、聚焦前沿,加快储氢材料研发,努力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赵刚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挥我省科创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大氢能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完善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要发挥好秦创原平台、“三项改革”作用,力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研发解决功能、以中试确立标准、以产业化市场化降低成本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努力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资金、项目等要素供给,为我省氢能产业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我校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主编潘洪革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立足国际学科前沿,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卡脖子工程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以在新能源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工作为基本要求,以化学、半导体物理学、电工学、磁学、材料、冶金、力学等学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为基本导向,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和产业化研究,最终实现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突破,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研究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储氢材料及器件、二次电池电极关键原材料及光/电催化绿氢制取为主要研究方向。近三年,研究院作为首席单位承担和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氢能”专项项目、工信部重点项目、陕西省“两链融合”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业的重大合作项目等项目30余项。

在固态储氢研发方面,研发团队聚焦多体系固态储氢材料热力学及动力学系统调控与规模化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镁基储氢材80 ℃可逆吸放氢6.7 wt%,被国际同行评为镁基储氢材料发现5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50 ℃可逆容量高达5 wt%的低成本铝基储氢材料,不但可以完全满足车载燃料电池的需求,同时也可广泛应用于冶炼、化工、分布式供能以及加氢站等多场景氢气固态储运。目前团队正在研发硼基超高储氢量储氢材料,将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一次加氢行驶1500公里以上。在二次电池研发方面,研发团队首次提出氧化还原电对新策略,创造了700次循环无衰退的世界记录,为600Wh/kg以上高能量密度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提供了关键正负极材料;首次成功构筑富锂全固态电池,首次研发宽温10 V固态电解质,实现了全固态电池重大突破。此外,基于OD体育手机版app,OD体育(中国)生于兵工、长于兵工的鲜明特色,团队在轻金属氢化物应用于火炮发射关键技术、聚变堆用超高纯度抗岐化储氚材料以及特种低温(-60℃)锂离子电池关键正负极材料方面进行了研发工作,为火炮氢气燃料供应、核聚变反应以及陆面军用装备极端电池系统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氢气的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制取与存储,以及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金属离子电池等领域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研发团队将通过从基础研究原创颠覆引领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全链条研发,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能源材料体系,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并培养出优秀的国家级人才。

文:杨亚雄 杨飞 刘佳  图:陕西卫视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审核:冯婷  编辑:杨笑